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的产物被指既非产自香港,也非药物,实践分娩厂家来自江西、河北、河南等地,公共为表用保健用品。
2.少许号称可祛湿、清肺或降糖的产物,增添十余种中草药材,永久应用能够激励肾脏代谢性能混乱。
3.因为这些产物包装上并无合法注册编号,香港卫生署呈现其传扬的“香港医学钻探会质料和平拘束认证”没有记载。
4.底细上,这些产物属于卫生消毒用品或压片糖果等日常食物,游走于药品与保健品周围,极易激励消费者误会。
南方周末记者从“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官方旗舰店”直播间置备了彻骨膏、无湿轻等多款产物,从表观来看,与香港零售药店出售的少许中成药物表包装极为相仿。南方周末记者崔慧莹图
2024年年合往后,一批标有繁体字“香港大药房”字样的彻骨膏、无湿轻、清肺丸、香脚王等“港药”,通过直播间、视频号等体例神速推行,正在抖音、淘宝、京东、微商平台等网购渠道,接踵显示多家旗舰店、专卖店以及经销商。
为蹭上“香港大药房”的流量,一批正在明显地位标有相同“香港大药房”符号,底部以幼字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中澳有限公司”等声明的所谓“药品”亦显现正在各大电商平台。
南方周末记者考查浮现,这些自称“港货正品”的药膏、喷剂或口服丸,实践分娩厂家均来自江西、河北、河南等地,公共为表用保健用品,也有消字号抑菌液、压片糖果等一般食物。
2025年2月,南方周末记者正在抖音认证为“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下称香港大药房官方直播间),先后置备多款“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产物,并提交“彻骨膏”及“祛湿丸”两款产物包装音信向香港卫生署致函盘问。
2月25日,香港非常行政区当局卫生署(下称香港卫生署)恢复南方周末记者称,上述两款产物并非香港注册的药剂成品或中成药,而“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香港大药房生物造药有限公司”也并非正在香港获发牌的持牌药商。
这也是继2024年内地美诚月饼正在收集直播间假装香港美心月饼贩卖之后,又一场“贴牌香港产物”的消费迷局。
据南方周末记者相识,已有置备产物的消费者涂药后,皮肤显示红肿或过敏,或与增添了薄荷脑、辣椒素以至激素药物等刺激性物质相合。而另少许号称可祛湿、清肺或降糖,增添十余种中草药材的药丸,永久应用更有能够激励肾脏代谢性能混乱。
“这些产物既非药品,也不属于保健食物。”江苏省南通市市集监视拘束局原副调研员缪宝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南方周末记者防卫到,此类产物挂号音信公共标示为“消字号”(卫生消毒用品)或“赣健团标证字”(保健用品分娩挂号)。江西省药品监视拘束局2024年12月就曾正在官方公家号上宣布警示:标示为“赣健用品”“赣健团标证字”的产物,未经行政部分审批或挂号,不是药品,不行代替药品应用。
过去近30天内,南方周末记者陆续眷注“香港大药房官方直播间”,简直每天都能看到一位主播正在能干的“始于1841年,港货正品官方旗舰店”的后台下,连接推介产物:例如正在先容一款彻骨膏时说:
为避免敏锐词,主播还会通过用少许反复叠词、手势举措、指示印刷文字的体例,默示产物用处及成就。例如先容“无湿轻”时描摹南方回南天滴滴答答的气象,说“有中心这个字题目”的宝宝们去拍产物;先容“清肺丸”时用手指演出抽烟举措,说身边有如许的人群要用。
“家里尊长看直播,有个自称‘香港大药房’的天天卖药,禁不住诱惑买了上万块钱的‘药’。”不少网友响应,家中父母、亲戚被直播间话术吸引,重金购入“香港大药房”的多款“港药”。
3月10日,南方周末记者盘问抖音数据剖判平台“蝉妈妈”数据显示,近30天,前述“香港大药房官方直播间”开播25场,场均旁观达8.9万人次。每场直播的贩卖额正在10万-25万元之间,而其消费人群也以资深中产和新锐白领居多,约占总人数的44.7%。
同样,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护肤旗舰店近30天累计直播9场,每场直播的贩卖额正在5万-7.5万元之间;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食物旗舰店累计直播51场,每场直播的贩卖额正在2.5万-5万元之间。
“正在香港找不到‘香港大药房’这个品牌。”2025年3月,正在香港中港城左近嘉美药店事情的人员许乔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近半年来有不少内地乘客正在选购商品时咨询是否有售“香港大药房”品牌的“药”。
迩来,更有一位年青男士举着一张照片来许乔辛的店里找货。“我只可告诉对方,那都是内地电商售卖的产物,香港并没有。”许乔辛说。
香港卫生署盘问后明晰恢复南方周末记者,遵照香港《药剂业及毒药条例》和《中医药条例》,扫数正在港贩卖的药品必需标注“HK-×××××”(西药)或“HKC-×××××”(中成药)注册编号,并采纳正经羁系。
南方周末记者浮现,涉事产物包装上并无合法注册编号,其传扬的“香港医学钻探会质料和平拘束认证”也被香港卫生署证明“没有记载”。供职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事情职员李辛也证明,她从未据说过,也盘问不到名为香港医学钻探会的钻探机构。
无意义的是,“香港大药房”正在产物链接中声称品牌正在1841年于本港开设首间西药房,1856年托马斯·沃特森医师筹划了香港大药房等。
南方周末记者浮现,上述先容与屈臣氏集团史籍高度相仿。屈臣氏集团官网显示,1828年,两位英国医师正在广州成立了一家眼科诊所,取名“广东大药房”,1840年他们把店搬到香港,改成“香港大药房”。厥后,托马斯·沃特森(Tomas Watson)医师与侄子亚历山大·沃特森(Alexander Skirving Waston)沿道盘下“香港大药房”,1871年幼沃特森接办药房后,取名A.S.Watson,屈臣氏恰是其粤语发音。
据香港当地媒体“香港01信息”报道,屈臣氏集团称“香港大药房”公司及其产物并不属于屈臣氏集团旗下的零售营业,目前正寻求执法途径考查及管理联系事宜。南方周末记者合联该公司咨询联系起色,暂未获恢复。
2025年2月,南方周末记者从“香港大药房官方直播间”,先后置备彻骨膏、无湿轻、清肺丸、香脚王等多款产物。物流音信显示,这些所谓的“港货”发自江西省南昌市新筑区某物流基地,发货方并非店祖传扬的“香港大药房”,而是名为赣益坊,实践为江西省赣益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盘问该抖音商店商家天分可能浮现,其运营方实践为设立于2024年9月的厦门进港收集科技有限公司,由2018年设立的宜春市茂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该公法令定代表人黄某亦是江西省赣益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践诺董事兼总司理,而京东平台上“香港大药房旗舰店”的法定代表人也是黄某。
正在“香港大药房官方直播间”的评论区,不乏顾客提出质疑:这门风称“百年港货”的公司,为何只是一家设立不到一年的内地企业?主播只是吞吐解答:“咱们的产物都是可能盘问的。”
某款“彻骨膏”由江西省樟树市某药业公司分娩,另一产物“无湿轻”的产地则正在福筑省厦门市某生物医药港。即使同款“彻骨膏”产物,分歧渠道商店置备的产物膏体色彩、包装以及产地,亦有诸多分歧。
南方周末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征询产物音信,有前述分娩企业事情职员呈现,“咱们只肩负代工,包装计划和散布案牍都由委托方供应。”另一家位于江西瑞金的分娩企业则呈现,自身只采纳委托分娩药物,对付全部的贩卖散布手脚一概不知情。
“香港大药房”的各种产物链接中,彻骨膏、无湿轻、清肺丸、香脚王等产物的单瓶代价为39.9-59.9元不等,但原来这类产物的出厂价相称低廉。
一家受托代工分娩联系品牌药膏的江西企业高管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订购一瓶含量为50g的彻骨膏只需2元,100g的3元,采购方只需供应字号音信,可正在10天足下收到带无缺表包装的物品,但哀求1万件起订,“咱们年生意额上亿,少于1万件的订单太幼了”。
“这些公司正在香港注册,然后用带香港字样的公司全称组合一个图形,正在内地注册字号,拿到字号权往后就可能授权给其他代工场去应用了。”东莞市万华学问产权代劳公司事情职员刘亮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刘亮称,依照字号规则矩,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名称,不答应正在中国注册字号。“但借使公司自身的全称就带地区名称,是可能如许注册的,这批人就钻了这个空子。”
南方周末记者正在香港非常行政区当局公司注册处(下称香港公司注册处)官网盘问浮现,“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于2021年正在港做贸易立案和公司注册,其正在香港的立案营业地点位于旺角商厦,但记者盘问浮现该地点为一家商务秘书公司,没有任何“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联系符号。
南方周末记者还盘问到多项由该公司提出的申请注册记载,囊括2022年10月以简体字版本的“香港大药房”提出申请被拒、2023年10月以繁体字“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申请被拒,以及2024年7月以繁体字“香港大药房”提出申请。
无意义的是,遵照香港公司注册处的记载,以“香港大药房”行为名字开首注册的公司,截至2025年3月12日已有203家,均正在2021年往后注册。
而另一项被直播间主播一再提到的“港货证据”,是该产物拥有香港物品编码协会认证。“懂行的人都明了,港货都是489开首的编码”,直播间主播一再夸大。
但这些所谓的港货编码认证,只需正在香港注册公司即可申请。福筑泉州一家学问产权代劳公司的事情职员给南方周末记者的报价是,年费8800元即可帮帮申请香港物品编码协会认证的条形码,“会给到1000个条形码,对应1000个品牌,扫描可生产物音信”。
必要阐发的是,这些号称增添各式独家配方的产物,来自香港的“药膏、药丸”,不但不是药物,以至不是保健品或保健食物,而是属于卫生消毒用品或压片糖果等日常食物。
过年时代,腰椎疾苦的母亲,从药柜里翻出“黄道溢敏捷油”和彻骨贴等产物,让陈欣帮手擦药,涂上药水之后,“敏捷油”确实让王姑娘感到到限度“发烫、发烧,如同真的也许活血化瘀雷同”。
陈欣防卫到,所谓“香港大药房”分娩的“敏捷油”正在药盒上有一行幼字,写着“金卜堂抑菌液”,药盒侧面,商品名显示的也是该名称。
王姑娘对“敏捷油”的“活血化瘀”体验,也许来自产物中增添的刺激性因素。一名化妆品研发工程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局限抑菌液或保健膏会增添薄荷脑、辣椒素等物质,通过缔造皮肤灼热感营造“起效”假象,“但这与真正的药物诊疗有实质区别,永久应用能够激励皮肤毁伤”。
正在陈欣的诘问下,母亲招供这些药由她挚友举荐的微商平台“微折购”购入。正在“微折购”平台上,这款“敏捷油”每瓶30元足下,代价遵照置备年光和会员等第动摇。
令她感觉震恐的是,母亲置备的这些商品,能够仍旧“伪港药”的仿冒品。正在收集散布中,局限产物先容亦游走于药品与保健品的周围,极易激励消费者误会。比方,“敏捷油”实践挂号名为“抑菌液”,属于卫生消毒用品,却正在散布中默示“缓解合节疾苦”;“槲皮素清肺丸”行为日常食物,却有淘宝链接的产物散布页写着用于“修复肺性能、净化肺部去节”。
“港货”非正品激励香港消委会等机构眷注后,2025年3月12日,“香港大药房”正在抖音的官方直播间后台中,暗暗删除了“始于1841年”以及“港货”字样,但联系产物仍正在热销。直播间截图
香港非常行政区消费者委员会(下称香港消委会)恢复南方周末记者,该协会正在过去3年共接到130宗涉及内地网购平台买到疑惑仿冒药品或强健食物的投诉,此中囊括物品包装与实体店所置备的不符,无法审核分娩商材料等。
南方周末记者浮现,“香港大药房官方直播间”产物的发货方江西省赣益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曾于2024年8月因虚伪散布被樟树市市集监视拘束局罚款1.23万元,护胃卫士、彻骨保健膏、正红花保健油三款产物涉嫌虚伪散布受到查处。
天眼查、企查查盘问到的处置决议书(樟市监广处置〔2024〕6号)显示,该公司正在抖音平台贩卖的一款“护胃卫士”产物散布为靶向调度,养出强健好胃,可用于胃酸、胃胀、胃溃疡等,而该产物确凿属性为压片糖果;另一款“彻骨保健膏”正在拼多多商店散布页上写有“肩颈疾苦、膝盖疾苦、筋骨疾苦、专攻脊椎合节不适等”,而该产物为表用保健用品。
这份处置文献还披露,产物中“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彻骨保健膏”和“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正红花保健油”都是由江西和美药业有限公司分娩的,分娩地点位于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张家山医药孵化园,对付其标示的“香港百年迈品牌”“百年品牌”,当事企业无法供应佐证质料。
而产物应用的表包装盒,则是从厦门市一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购进的,“彻骨保健膏”包装盒购进价是0.13元/个,分娩了15000个,“正红花保健油”为0.3元/个,分娩了500个;两个产物告白费(包材费)合计2100元。
北京市中闻讼师事件所联合人薛绪飞讼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该商家手脚涉嫌违反《中华公民共和国告白法》第四条“告白不得含有虚伪或者引人误会的实质,不得欺诈、误导消费者”,以及《中华公民共和国反不正当比赛法》第八条“筹划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机能、性能、质料、贩卖景况、用户评判、曾获荣幸等作虚伪或者引人误会的贸易散布,欺诈、误导消费者”的规矩。
香港消委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局限内地企业会委托专业机构正在港以低本钱注册公司和字号,正在贩卖时诈骗“香港品牌”的标签擢升事迹。日常而言,若未有正在香港作实践贸易营运,仅持注册字号,正在内地会被认定是“具有香港注册字号的商品”,而非“香港品牌”,消费者有权向市集监视拘束部分举报疑惑涉嫌虚伪散布。
南方周末记者防卫到,“港货”非正品激励香港消委会等机构眷注后,2025年3月12日,“香港大药房”正在抖音的官方直播间后台中,暗暗删除了“始于1841年”以及“港货”字样,但联系产物仍正在热销。